主办方将从应征家书中挑选代表性作品制作《鸭绿江的来信》系列微纪录片和有声读物,在CCTV-7国防军事频道、央视军事等新媒体平台播出。
2021年以来,当地在强化盐碱地育种的同时,投资3.28亿元实施20个土地整治项目,对1万多亩盐碱地进行改良。河南省温县种粮大户 李小兵:咱今年流转有2000亩土地,咱种的全都是种子麦,种子麦要比市场价钱高一毛。
从田间地头收获到进入企业入库,麦子全过程不落地,这样省去了晒粮、存粮、卖粮中间环节,对于节粮减损也加了一道保险。山东利津县盐碱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负责人 付红军:你看这块麦子地,看起来和其他麦子地没啥区别,其实我们在地底下做了很多工作。央视网消息:在全国3.3亿多亩冬小麦中,不乏种子田、盐碱地等一些特殊的小麦地块,它们也为保障粮食安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河南省温县的小麦种子田面积常年稳定在30万亩,占全省小麦种子基地总面积的近十分之一,阴雨天气已过,温县正组织机手抓紧抢收当地采取互助形式,保障晾晒及时高效开展。
在位于黄河滩区的封丘县李庄镇政府大院内,农户司建立正在和赶来帮忙的志愿者一起晾晒刚刚收获的小麦。今年,麦收季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小麦湿度大,晾晒任务重。更重要的是,如果美国和中国在台湾问题上发生潜在冲突,大多数欧洲人选择置身事外。
《纽约时报》引述普列林的评论称:总的来说,欧洲人赞扬跨大西洋关系,并看到了更多的好处而不是风险,但他们不认为这伴随着义务,也不认为台湾问题与乌克兰有关。在中国和美国关系紧张之际,欧盟试图在该原则中界定自己的地缘政治地位。美国媒体对这份报告非常关注。大部分受访者不认为中国想要挑战和破坏欧洲,也不相信拜登政府推动的所谓民主与专制对战框架。
报告作者之一贾娜·普列林表示:在假设的台海冲突中,欧洲与美国的亲密关系并不会转化为支持美国在军事上对抗中国的意愿。ECFR的报告作者泽卡称,为了使欧洲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欧洲领导人需要公众支持。
当被问及美中因台湾问题发生冲突的前景时,62%的受访者认为本国应该保持中立,23%认为应该支持美国,10%回答不知道,5%选择支持中国。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将于6月29日至30日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峰会上向各国领导人展示这一战略。我们调查的几乎每个国家的普遍观点都认为,欧洲与中国的贸易和投资关系的风险和收益是平衡的,没有一个国家的多数人认为欧洲与中国贸易带来的风险多于收益。报告写道:与2021年的民意调查结果相比,欧洲人对中国的看法变化甚微,令人惊讶。
英国iNews网站称,该调查结果揭示了欧洲公众舆论与美国之间持续存在的猜疑。法国总统马克龙,资料图彭博社称,这项民调结果显示,46%的欧洲受访者认为中国对本国来说是必要合作伙伴或共享利益和价值观的盟友,其中前者占43%,24%认为中国是竞争对手,11%认为是敌人,18%回答不知道。【环球时报驻法国、德国特派特约记者 于超凡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辛斌 于文】。如果这项民意调查反映了现实,那么大多数欧洲人倾向于法国,而不是反对它。
报告称,欧洲人毫不怀疑俄罗斯和中国关系亲密,但这没有让他们得出欧洲应该像与俄罗斯脱钩一样与中国脱钩的结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8日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中欧是多极化世界中的两大力量、两大市场、两大文明,中欧关系植根于坚实的民意基础、广泛的共同利益、相似的战略诉求,历经风雨考验,具有强大韧性和潜力。
欧洲人更愿意置身于美中争吵之外为什么大多数欧洲人更愿意置身于美中争吵之外,《时代》周刊7日称,最近几个月,美国和欧盟官员在谈到中国时试图描绘一个基本统一的战线,但他们各自的民众却并非如此。对11国民众的总体调查显示,只有22%的受访者认为该地区与中国的经济关系风险大于收益。
但与此同时,该民调也凸显欧洲的少数政治精英和民众在对华认识上的分歧越来越大。【环球时报综合报道】与美国人不同,更多欧洲人将中国视为必要合作伙伴,而不是竞争对手或敌人。美国《时代》周刊称,这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4月提出欧洲不应卷入台海争端的表态不谋而合,尽管他的表态当时遭到美国和欧盟一些官员的批评。《纽约时报》称,欧洲11国民调显示,俄乌冲突的爆发对欧洲人看待俄罗斯的态度产生了较大影响,约64%的受访者将俄罗斯视为竞争对手或敌人,两年前这一比例为36%。只有8%的受访者相信美国将永远保护欧洲ECFR的报告称,74%的欧洲人认为欧洲大陆应该减少对美国的军事依赖,并投资于自身的防御能力,在匈牙利、荷兰和德国,这一观点得到了最多支持。如果不能改变他们的想法,美国可能不得不寄希望于别处。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6月7日公布的这一民调结果让报告作者和大西洋两岸的许多媒体形容为令人惊讶。一些欧洲政界精英喜欢说中国挑战民主与专制之争等概念,但对多数民众来说,他们更看重与中国交流合作的直观感受和实际利益。
在美国,皮尤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52%的美国人将中国视为竞争对手,38%将中国视为敌人。美国《国家评论》网站7日发文称,法国有反对美国人偏好并制定自己道路的长期历史。
ECFR报告总结说,大多数欧洲人认为美国和中国之间不太可能发生军事对抗,也不特别担心欧洲与中国的经济相互依存关系。《泰晤士报》称,这些矛盾凸显出在欧洲仍然依赖美国的支持之际,华盛顿与欧洲公众意见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分歧,这可能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而匈牙利、保加利亚希望中立的比例超过70%,奥地利更有80%的受访者希望本国保持中立。《时代》引述对ECFR报告另一位作者帕维尔·泽卡的采访称,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两个问题无法比拟,台湾问题对欧洲公民来说仍然非常抽象,乌克兰战争实际发生在我们的边境附近,我们正密切关注,而遥远的台湾尚未发生任何战争,也没有太多讨论。更多欧洲人赞成马克龙的对华政策路线据报道,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ECFR)今年4月对11个欧盟国家共16168名受访者发起民意调查,包含法国、德国、匈牙利、意大利、荷兰、波兰、西班牙、瑞典、丹麦、奥地利及保加利亚。报告称,但欧洲人对中国经济存在的具体方面表现谨慎,如是否应允许中国公司在欧洲建设和拥有基础设施,或购买媒体、科技公司和足球俱乐部。
对于欧洲与中国的关系,调查显示,欧洲受访者在许多方面更倾向于马克龙的对华接触战略,而非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对华强硬政策。文章称,未来与中国的任何冲突都需要美国全神贯注,我们不能依赖不可靠的盟友——欧洲人拥有像马克龙这样的领导人,并希望摆脱美国,可能就是这样的盟友
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6月7日公布的这一民调结果让报告作者和大西洋两岸的许多媒体形容为令人惊讶。在中国和美国关系紧张之际,欧盟试图在该原则中界定自己的地缘政治地位。
报告作者之一贾娜·普列林表示:在假设的台海冲突中,欧洲与美国的亲密关系并不会转化为支持美国在军事上对抗中国的意愿。德国之声强调,即便是最多人(约30%)选择支持美国的国家,如瑞典、波兰等,仍有至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保持中立。
德国《柏林日报》称,瑞典前首相卡尔·比尔特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ECFR年会上说:外交政策不是由民意调查决定的。《泰晤士报》称,这些矛盾凸显出在欧洲仍然依赖美国的支持之际,华盛顿与欧洲公众意见之间存在着深刻的分歧,这可能对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纽约时报》引述普列林的评论称:总的来说,欧洲人赞扬跨大西洋关系,并看到了更多的好处而不是风险,但他们不认为这伴随着义务,也不认为台湾问题与乌克兰有关。美国《时代》周刊称,这与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4月提出欧洲不应卷入台海争端的表态不谋而合,尽管他的表态当时遭到美国和欧盟一些官员的批评。
美国媒体对这份报告非常关注。欧洲人更愿意置身于美中争吵之外为什么大多数欧洲人更愿意置身于美中争吵之外,《时代》周刊7日称,最近几个月,美国和欧盟官员在谈到中国时试图描绘一个基本统一的战线,但他们各自的民众却并非如此。
ECFR的报告作者泽卡称,为了使欧洲适应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欧洲领导人需要公众支持。《时代》引述对ECFR报告另一位作者帕维尔·泽卡的采访称,对于欧洲人来说,这两个问题无法比拟,台湾问题对欧洲公民来说仍然非常抽象,乌克兰战争实际发生在我们的边境附近,我们正密切关注,而遥远的台湾尚未发生任何战争,也没有太多讨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8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欧洲这份民调显示,近一段中欧关系的重启,多位欧洲领导人访华,在民意层面产生了直接的积极效果。英国iNews网站称,该调查结果揭示了欧洲公众舆论与美国之间持续存在的猜疑。
评论留言